红楼梦整部书的核心是什么?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看下去。
《红楼梦》这个名字不是曹雪芹最终定名,他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叫做《石头记》,这一点最懂他的脂砚斋高度认可,所以才有《脂砚斋评石头记》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,并没有“红楼梦”什么事儿。
所以,这部书的核心是石头,是大荒山上那块无才补天孤独而又冷峻的顽石。这块石头是《红楼梦》的灵魂,是象征,当然它也是作者曹雪芹本人。
《红楼梦》开篇即明义:故事是记录在大石头上的。编述历历,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这段故事,也是这块石头叙述的。就是说,亲历者、作者都是这块石头。
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?原来是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《淮南子》”之时,女蜗补天所炼之石。可能是多炼了一块,也可能是忘了有这块石头,总之,这是一块已被锻炼,有补天之才却无缘补天的石头。这样,故事的始发端就被追溯到了开天辟地之时,这个故事也就有了千秋万古的时间坐标和跨度,让读者在读这段神话和故事时就产生了一种渺渺乾坤、茫茫宇宙、悠悠时空的大时间观和大空间观。将《红楼梦》这部书从多个维度拉入无尽的高度、厚度和深度里了。
因为被女蜗锻炼过,所以这是一块已经通灵的石头,小说原文写道:“作者自云: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……而借‘通灵’之说,撰此《石头记》一书也。”什么叫通灵呢?就是石头形幻入世的那块晶莹润洁的宝玉。 宝玉是石头的环形,石头是宝玉的本身。
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极为特殊的存在,文人尤爱石头,常以石自喻,石,外表常常表现为陋、苯、拙、粝,却可以延伸为内敛、沉默、孤独、坚实和笃定,而经过雕琢,石头又往往散发出温润、光彩和无与伦比的美丽。中国文人最善于借石自嘲,借石抒意,以石映射,以石暗喻。明写石头,其实都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和主张,明写石头,暗地里,全是自我情绪的表达。这是中国文人的人格写照和精神需求的抒发通道。
一石即为一山,是这个世界的代表,而通灵宝玉作为一个具象,可以看作是作者自我的审视。由此,我们也就揭开了曹雪芹写《石头记》时,他的宇宙观、历史观、文化定位和自我定位和评价了。
鲁迅是这样评价曹雪芹和石头的关系的:曹雪芹生于繁华,终于零落,半生经历,绝似石头。也算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了。
曹雪芹对自己这块“通灵”却不得补天的顽石(宝玉)作何定位又作何评价呢?小说第一回原文写道:
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,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,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。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,灵性已通,因见众石俱得补天,独自己无才,不堪入选,遂自怨自叹,日夜悲号惭愧。
有补天之才却无缘补天,是石头自己的原因吗?当然不是,对这个结果他不服、抱怨、发牢骚。这完全是曹雪芹在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,而通篇《红楼梦》,就是自怨自艾、悲号惭愧的真实记录。
小说第一回有一个偈子,第一句写道:无材可去补苍天。这里有脂砚斋批语写道:书之本旨。所以说《红楼梦》固然是一部“大旨谈情”的作品,固然是写封建社会的衰落,写人情人性,写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。它所有的褒扬,所有的鄙弃。全部都是建立在作者和以贾雨村为代表的读书人报国无门、报家无望的基础之上的。《红楼梦》大悲剧产生的根源是统治阶层的腐朽,于是社会凋敝无望,只能走向灭亡。这一切的原因也真是因为有补天之才不得补天,而被禄蠹小人充斥庙堂的必然结果。
《红楼梦》到底是一部在说读书人家国情怀无法实现的悲哀,中国古代文人信仰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这个高的终极理想,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 就是要么著书立传,要么高居庙堂,这个兼济天下之心不得实现,没有办法不“自怨自叹,日夜悲号惭愧”。
这是中国文人用任何药也治不好的病,古代女人和入仕无缘,所以,这就是中国古代男人文人群体最核心的尊严和命门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46482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